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浙江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MAJOR
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浙江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光电类本科专业,开启了中国光学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浙大光学仪器专业,所依托的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和重点发展学科。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浙江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了大批活跃在国内外光电信息和光学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被誉为 “中国光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
浙江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光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仪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有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瑞典皇家工学院林奈先进光子学中心、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光学研究所、滨松国际光子学实验室等建立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合作关系;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联合创办“王大珩菁英版”,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联合创办“尚光英才班”。研究与育人协同、教学与科研融合,利用校内外、国内外资源,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光学工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育人环境。
该专业每年招收本科学生130余人。按照 “重基础、强实践”的专业培养理念构建符合“知识结构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条件优势,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个性化支持。持续的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学生深造率在80%以上,其中一半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深造。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规划和出版“高等院校光电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十余部,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作为国内光电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该专业点在2008年倡导发起了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使全国高校光电专业学生拥有了属于本专业的国家级学科实践交流平台;2009年倡导成立了“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并承担常务副主任和秘书处依托单位;是2013-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2011年,该专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首批“光学工程学科和专业教育”国际评估。以诺贝尔奖物理奖评委会主席SuneSvanberg为主任的国际评估委员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在中国所有大学中排名最前,在教学方面也是全国典范”,“在光学工程教学方面,光电系有着领先的教学方案和课程建设,令人印象深刻”。
浙江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充分利用国际化师资队伍的优势,以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光学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全球光电事业为己任,努力在国际光学工程人才培养的舞台上耕耘,为人类信息社会的可持续、绿色、协调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02
名师风采
刘 旭
PROFILE
法国科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承担光电信息类本科教学工作,讲授“光电子学”、“薄膜光学与技术”、“三维显示技术新生研讨课”等课程,主要从事薄膜光学与技术、光电显示、光学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光学学会(SPIE)教育委员会委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