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MAJOR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61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电子类专业之一。专业所在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下设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二级学科。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在2017年入选“ 双一流 ”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专业依托“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了“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 - 中电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物联网技术工程训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江苏省品牌专业。学院具有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有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强创新”的特点。本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9项,建立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专业核心课程《电子电路基础》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VLSI设计基础》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子器件(双语)》获江苏省线下一流课程,《现代光学基础》获江苏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本专业为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特色。承办的FPGA创新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均为国家级赛事。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项。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教学成果。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2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外专“千人计划”3人,近50名外籍客座教授,充分利用国际化师资队伍的优势,以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为目标,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荷兰 Delft 大学、Twente 大学、法国雷恩一大、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多层次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渠道参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如交换生、短期访学、海外游学等,赴港澳台、日本和欧美等地的高校和企业交流等。学院还邀请国外名师及专家为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02
名师风采
孙立涛
PROFILE
东南大学副校长、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获得者(2015)、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9),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2021)。
长期从事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及原位检测方面的研究。基于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发展了多种可以实现原子尺度加工与原位表征的方法,可直接揭示未来更小尺度制造涉及的新现象、新原理与新机制等,实现制造过程的原子尺度上可见、可懂、可控。相关成果发表于SCI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 Nature及子刊19篇),总引用14000余次,国内外会议邀请报告180余次,申请专利100余项,提出并实现了石墨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作为主编撰写石墨烯相关专著2本。目前兼任《电子器件》杂志主编,Materials Today Nano、Microstructures、Materials杂志编委,美国IEEE纳米技术委员会南京分会主席,江苏省真空学会理事长,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顾问,住建部科技协同创新专委会委员,欧洲科学基金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等。曾获“Nano Research 2021年度青年创新者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21),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2021),指导团队获国家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