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湘潭大学
UNIVERSITY
2016年,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自动化专业率先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2个专业又相继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自动化专业
MAJOR
自动化专业建有“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 控制工程 ”“ 电气工程 ”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拟在“ 过程控制与机器 ”和“ 电气工程 ”两个方向上采用导师制进行培养。该专业现有教师 39 人,其中教授 8 名,副教授 18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29 名,省级骨干教师 3 人,12 人具有出国留学或访问经历。现已招收本科生 39 届,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 2600 余人。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胜任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该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由学校公共实验教学中心和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分别承担,现有实验设备总价值8600 多万元,实验室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列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此外,该专业还拥有“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 多能协同控制技术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过程工业智能排程与能源优化调度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北斗导航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与教学平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MAJOR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6 年获批湖南省重点专业,2008 年获批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数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1990 年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5 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 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 人 ,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5 人,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 14 人,另有实验教师 5 人。专业现有“ 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制造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 电子信息研发与产业化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学科平台;主编的教材《离散数学》已入选国家“ 十二五 ”规划教材。该专业至今已招生本科生 42 届,累计为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 4000 余人,他们中有获得“ 全球 R&D100”奖的世界级科学家、国家“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得者、国家“ 千人计划 ” 青年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及指导教师等。
通信专业
MAJOR
通信工程专业2008 年获批“湖南省特色专业”。该专业现有教师36 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2 人,其中教授6 名,副教授 16 名,拥有博士学位者20 名。依托“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制造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北斗导航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信息研发与产业化 ”与“ 过程工业智能排程与能源优化调度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教学平台。由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 通信工程实验室 ”、“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中心 ”和“ 计算中心 ”等提供教学实验场地,现有实验设备总价值7400 多万元,实验室面积达 9500 平方米。建有湖南省电子信息多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湘潭大学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心、湘潭大学 - 美国德州仪器大学生创新中心、湘潭大学创新创业北斗实践基地等十余个创新实践平台。本专业将理论教学与科技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作为主要的培养特色。
02
名师风采
段 斌
PROFILE
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教指委委员,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专家,多次担任入校考查专家组长。在工程教育领域,致力于推动“ 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实施 ”,相关成果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收入《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2017)》。学院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在空间教学中深入实践OBE 教育模式,解决了工程教育认证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学院在实施过程中组织研发队伍,基于认知测 量理论开发达成度评价软件,内嵌于网络学习空间,实现知识和能力达成度由软件自动评价,既有力促进了空间教学的开展,又促进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普及。链接在学校主页上的专业课程墙,把教师们履行责任的工作状况显性化展示,形成了分布式共识机制,能有效促进教师明确并履行自己在成果导向评价体系下的责任。通过近几年的应用与实践,湘潭大学在网络学习空间与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探索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应用空间教学手段促进 OBE 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有利于建立开放、透明、富有弹性和互认的教育结构,提高高校办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