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东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
MAJOR
本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 1923 年国立东南大学创建的电机工程系。1952 年,在并入其他院校的相关系科基础上建立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2006 年更名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全国率先推行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全学院设一个本科专业,即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现有“ 信息与通信工程 ”和“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两个全国首批重点一级学科(该两个学科 2017 年均入选“ 一流 ”学科建设名单) 以及“ 移动通信 ”和“ 毫米波 ”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力量强劲,为国家培养了包括 12 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两万余名高级人才。2003 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品牌专业;2007 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点;2010 年被评为优秀江苏省特色品牌专业;2010 年成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2 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获批“ 十二五 ”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类核心专业。2015 年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A 类)。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制定“ 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的任务。牵头建有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 年以来,作为牵头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0 余项。学院作为核心力量发起建设了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2019 年度立项建设“ 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研究中心 ”。
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国家 973/863 首席专家 4 人、“ 长江学者 ”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3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7 人、IEEE Fellow 9 人、国家“ 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 人、国家“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 1 人、长江学者青年特聘教授 3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6 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6 人、国家教学名师 1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4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3 个,江苏省双创团队 1 个。崔铁军教授及其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本专业持续开展课程体系优化改革。1989 年获全国电子学领域中唯一的教学改革特等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次。专业连续近 20 年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建设有 13 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6 门在线课程中 2 门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5部。近4年,本科生发表论文102篇,专利32项,获挑战杯等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奖项 50 多项,本科生继续深造率 67% 以上;每年用人单位的需求量是应届毕业生的 6 ~ 8 倍,就业率达 100%。
02
名师风采
陆 军
PROFILE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雷达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领域理论研究和工程研制工作,在雷达领域,重点开展三坐标雷达体制研究,攻克频扫体制、阵列天线、全固态发射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国内首型全固态频扫体制雷达。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领域,提出并建立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全开放体系架构,突破综合检测识别、多源信息综合处理等关键技术,作为总设计师,成功研制首型国产预警机空警 2000,首型出口型预警机。
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华工程科技奖、CCTV 科技创新人物等荣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