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工程专业
MAJOR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信息工程专业自 1995 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历经 25 年的发展历程,生源地从当初的山东省发展到目前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
2018 年 11 月,信息工程专业接受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的专家组进校现场考查,对专业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山东省首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同时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也通过了认证考察,认证协会通知从 2019 年 1 月开始我院的三个专业进入为期六年的认证有效期。通过认证对我们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专业必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轨道。
专业坚持“ 注意面向行业需求,注重基础技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融合,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的培养理念,在培养方案设计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电子信息技术基础,采用“ 基本技能+ 实践应用 + 综合创新 ”的三级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将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校外产学结合,探索在工程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 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 ”为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所在学科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节能减排信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先后获批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青岛科技大学十个名校工程建设专业等,并于 2019 年专业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近 3 年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 22 项,现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一个校级精品课程群、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和一门校级优秀课程,主编教材或参考书 10 余部。获得立项建设校级信号处理优秀教学团队、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拥有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 DSP 技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等多个专业实验室。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26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2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5 人,45 岁以下青年教师 18 人,队伍年龄均衡,职称、学历结构合理。队伍中有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 人,青岛市“ 拔尖人才 ”1 人,“ 崂山学者 ”1 人,“ 三八红旗手 ”2 人,校“ 十佳育人标兵 ”1 人。教师先后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 1 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校级教学效果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青年奖 3 项。优秀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教学水平为办好本专业提供重要保证。
专业 61% 以上教师具有企业或工程项目实践经验,近五年共完成企业合作项目 15 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 40 余项。专业充分发挥教师在产业研发上的技术优势,将教师的产业项目引入教学,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 导师制 ”为基础,学生提前进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同时,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活动等与教学师的科研项目结合。
专业不断适应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注重产学融合,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 8 处创新能力训练和专业知识拓展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企业导师工作站,聘请企业导师 16 名,全面推行企业案例教学。相继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16 项,并在此基础上于 2018 年建成教育部产学合作校企联合智能系统创新实训室,从面向物联网的嵌入式软硬件开发角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来,本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 挑战杯 ”竞赛,以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高校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一批重要奖励。
在“ 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 ”的工程教育认证核心理念下,专业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多级跟踪评估体系,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近 3 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 95% 以上,约有 28%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经调查,毕业生对专业培养的总体满意度在 95% 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在 97% 以上,毕业生获得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02
名师风采
王景景
PROFILE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际计算机协会(ACM)青岛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主席。2020 年其成果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 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 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和青岛市崂山区拔尖人才称号,近年来还荣获了青岛市“ 三八红旗手 ”、青岛科技大学“ 十佳育人标兵 ”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主编出版教材 1 部,指导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华北赛区二等奖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其中重点类项目(NSFC- 山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一项;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纵向课题;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50 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6 件。研究领域包括水下无线数据传输与组网、智能水下通信装备、毫米波通信与定位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