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MAJOR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6年1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该专业认证过程中受教育部委派,代表我国接受了来自新加坡、美国和爱尔兰三位《华盛顿协议》国际观察员的现场全程考察和观摩,该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中外认证专家的一致认可,为我国在2016年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12月通信工程专业第二次参加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认证(6年有效期)。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方面不断完善机制制度,面向产出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09年,经过数代交大通信人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国内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工程领域的知名品牌专业,培养了大批活跃在通信与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专门人才。该专业于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通过国际IEEE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家现场评估、2012年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评为A级学科、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已经建设国家级重点课程8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0余部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该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光网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业建设的支撑条件有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轨道交通通信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还有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通信工程实验中心等高水平教学实验平台为造就知识能力素质优秀的通信人才提供了优良的育人平台和环境。专业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法国里昂工学院和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与学术交流的合作关系。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重视人才因材施教,设置了“通信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试点班”和“通信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面向全国招生率先探索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秀。有310余人次在“挑战杯”、“互联网+”和智能汽车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提升显著。近年来统计表明:学生平均就业率98%,平均深造率70%。学生就业去向主要为通信信息运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等。
欢迎有志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工程领域发展的优秀学子,来到具有125周年悠久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和深造。
02
名师风采
谈振辉
PROFILE
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通信主题第一、二和三届专家组成员(1993-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五和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与召集人(1997-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三和四届监督委员会常务委员(2008-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六和七届评审委员会委员(2009-2015年)、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 (2012-2016年)、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校长(1998-2008年)和北京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2020年)。
学科领域为信息与通信系统,研究方向主要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扩展频谱通信、自适应滤波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担任“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和“扩展频谱通信”等课程教学。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和“CDMA通信原理与技术”。
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铁道部有突出贡献技术专家、第三届IET-方正大学校长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