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 刘三阳

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品牌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校90多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1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26位院士,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积极探索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五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3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20年,学校获中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

通信工程专业

 MAJOR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立于 1931 年,经过九十载的砥砺奋进,成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是中国通信工程专业、信息论专业发祥地之一。通信工程专业隶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所属学科系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有 177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87 人;博士生指导教师 71人,硕士生指导教师 143人;博士化率86.44%,访学经历占比49.2%。专任教师中,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含海外项目)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者2人,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设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以及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与华为、中兴等国内知名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有紧密合作关系,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科研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我国第一个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我国第一套毫米波通信设备、我国第一台共享存储式 ATM 交换机等、我国第一颗宇航级图像压缩芯片。近 5 年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省部级各项奖励 11项。李建东教授团队发明的大规模无线局域网自主接入结构与方法解决了网络大规模、用户高移动、业务大容量带来的挑战;李建东教授团队发明的多维网络资源主动认知分配、跨域资源协同的网络化干扰转移等方法,实现了密集无线通信系统资源的网络化有序流动,保证了网络容量持续高增长;李赞教授团队承担“十三五”国家预研项目“XXX微型频谱传感技术”,完成微型频谱传感器节点样机研制,专家组建议转入型号研制环节,当前已成功应用于我国RCL xxx等两款已列装型号装备、猛士测向车等。李云松教授团队研制的深空图像压缩芯片与传输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探月和测绘卫星等重大工程;胡予濮教授团队对 GGH 映射本身以及基于 GGH 映射的各类高级密码应用进行了颠覆性研究,在国际密码学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各项科研成果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成果斐然,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5 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 15 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 20 余部,其中《通信原理(第7版)》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专业以培养通信技术领域高级研究开发型人才为目标,强调“ 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 ”,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网络、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该项目采用“3+1”的培养模式,采取全英文培养模式,50% 的专业核心课程由英方教师讲授,满足授位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证书,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交流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2015 年和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两次接受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的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该专业的工程教育工作得到了认证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了工程认证。

02

名师风采

 

刘三阳

PROFILE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1982.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4.10)、西安交通大学(1989.4)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法国图卢兹三大做博士后,多次访问过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刘三阳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陕西省首批师德楷模、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科技新星、全国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先后任应用数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工业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及陕西省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教指委委员、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陕西省教指委数理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数学组组长。陕西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市数学会理事长、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省侨联常委、西安市科协常委。

刘三阳教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2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多项(排名第一)、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部省级科技二等奖5项(2项排名第一)及首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论文 500 多篇,包括多篇ESI高被引论文和全球热点论文及最有影响力国内学术论文。负责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资源课、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出版教材、专著 10 余部,其中两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先后获陕西省优秀教材奖。

刘教授注重教学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经验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先后在全国高校和会议上作“教学艺术纵横谈”“从教学能力说开去”“教研相长,以研促教”等报告100多场。他甘为人梯,精心培养年轻教师,经他指导获得各种教学竞赛大奖的教师有10多位,他因此被一些教师称为老师的老师。他带领的最优化团队获得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并获最佳人气奖第一名、最佳风采奖第一名,并获批“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文化示范基地。在读研究生连续3年获得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一等奖4项。已毕业博士100多名、硕士200多名,指导博士后出站10多名,毕业生中在高校工作的有30多名教授、10多名大学正副校长、正副院长。他荣获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卓越奖,并被授予“我最喜爱的老师” 称号。

END

阅读40
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指定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PKSKTZBT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 刘三阳
PKH2SBQTH
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电类专业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