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关于开展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构想

所属图书:  博物馆学概论

关于开展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构想

陈建明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博物馆学也不例外。尽管这门学科目前在学术界的声音还比较微弱,尽管这门学科是否成立还遭到甚至是业内人士的诟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已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博物馆学是一门已具有学科基础并正在建设之中的科学学科”。因而,对这门学科的历史作一番疏理的构想,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试分述之。

      一、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学史即博物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概而言之,中国博物馆学史就是以博物馆学在中国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部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它属于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是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博物馆学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具体史实,研究中国博物馆学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博物馆学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博物馆学的发展规律,探索博物馆学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博物馆学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和完备的学科体系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

      二、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内容

      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研究内容。一般而论,学科史的研究内容包括了该学科所涉及的全部研究领域及其成果。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内容从总体上说,包括了中国博物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基本内容,同时还包括中国博物馆学的传播与影响、活动与思想、形式与载体、作用与贡献等等。作为初创阶段的一门分支学科,当前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

      1. 科学地总结中国博物馆学史发生、发展的具体进程,探索中国博物馆学史的分期问题

      以中国博物馆史为参照标尺,根据中国博物馆学产生与兴起的过程及其规律性特征,拟将中国博物馆学史分为四期进行研究。第一期为中国博物馆学萌芽时期(1849—1905),主要研究近代博物馆知识与观念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物馆因素”在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第二期为中国博物馆学奠基时期(1905—1949),主要研究中国人创办博物馆的早期实践活动,“拿来主义”与中国博物馆学的诞生以及该时期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第三期为中国博物馆学转型时期(1949—1978),主要研究新中国的博物馆实践和“全盘苏化”与中国博物馆学的转型以及这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第四期为中国博物馆学创新时期(1978—2000),主要研究新时期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博物馆学“以我为主”创新发展的主要学术活动和成就。中国港澳台地区博物馆学研究概况拟专题予以介绍。

      2. 科学地界定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范围,探索博物馆学史学科体系

      通过概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简史和博物馆学史,介绍博物馆学学术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主要学术活动,评析专业学术刊物和专业论著,分析博物馆研究作者群体,重点介绍著名博物馆学家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从博物馆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内容、学科体系结构、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方法论、博物馆性质与职能和作用、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与未来、比较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建设原理等方面总结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就;从藏品征集、保管、陈列、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等方面总结中国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包括评述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在博物馆应用的探讨,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探索等分支领域的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力争理出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科学地评价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成果,全面地反映中国博物馆学在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与相关学科的结构关系以及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社会影响,为中国博物馆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三、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大体梳理出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构架。然而,能否取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和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1.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是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也是博物馆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博物馆现象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博物馆学的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的文物收藏与研究是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渊源。宋代形成、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得到发展的金石学,对后来博物馆藏品的鉴定研究、分类编目、保管修复,提供了可贵的传统经验,对中国博物馆藏品学和普通博物馆学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中不能只局限于已著书立说的文字之中,应同时结合考查中国博物馆本身历史发展,将博物馆学发展置于整个中国博物馆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置于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才能恰如其分地评定其作用和地位,不能撇开整个中国博物馆历史的发展孤立地研究中国博物馆学史的发展,否则,将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 运用调查分析法

      第一,对中国博物馆学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调查和收集。一方面,全方位收集有关原始材料,即收集各个时期、不同区域有关博物馆学方面资料,特别是对国内几个重点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河南等地主要文博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有关著作、叙述、论文、图片、记录、作者档案、背景材料等,力争全面掌握中国博物馆学的基本资料。另一方面,全面收集有关佐证资料,即对中国博物馆学主要研究者及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包括记录、录音、录像等资料。

      第二,对调查和收集的有关中国博物馆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所有资料按时期进行归类整理,选择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认真研究博物馆学作者群体,实事求是地介绍他们的学术成就,从不同时期中国博物馆学代表作入手,将不同时期的资料分成不同的类别,找出不同类别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代表作品来进行中国博物馆学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理出深化研究的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采用比较研究法

      第一,将中国博物馆学与其它学科进行横向比较。就博物馆学本身而言,涉及并吸取了许多学科的有关内容,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不少学科同博物馆学相关,注重中国博物馆学在发展中跟其他学科的关系,把中国博物馆学与同时期的其它学科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包括与哲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有利于认识和把握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规律。

      第二,将中国博物馆学与相同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博物馆学相比较,弄清中国博物馆学发展的特点及在世界博物馆学发展中的地位。

      4. 注重新动态收集

      注重收集博物馆学研究的新动态和新信息。因为现代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使得博物馆学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创新,博物馆学的作者群迅速扩大,不少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继被借鉴到博物馆学中来,如“市场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博物馆学之中。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须收集博物馆学研究的新动态、新信息。

      5. 运用高科技手段

      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以此来提高研究效率,丰富研究成果。如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有关索引,为读者提供快捷简便的数据库,可制作《中国博物馆学文献资料目录数据库》,包括中国博物馆学著作书目索引、中国博物馆学报刊论文资料索引,分别按大体一致的类项编次,依发表时间先后为序。还可制作《中国博物馆学文献摘录数据库》,主要摘录著名博物馆学家的主要学术成就和观点,以便给学术界,特别是为博物馆学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资料。

      四、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是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概念,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追溯中国现代博物馆历程,也有百余年的历史了。伴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也随之兴起。时至今日,由于博物馆的功能和结构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博物馆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扩展,博物馆学研究的进程和成果不断加速和增多。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缺乏一部总结中国博物馆学成果、寻求中国博物馆发展规律的博物馆学史专著。因此,适时开展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记录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者们从初辟草莱到蔚成气象的开创、精进之功,也是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面对的课题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博物馆学史的总结性研究亦可视为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它的研究应该说颇具现实意义。

      2. 是整理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需要

      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奠基时期为数不多的专著和论文,到50年代博物馆学新体系的初创与发展时期借鉴苏联博物馆学理论,翻译和出版了一些博物馆学论著,再到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有了专门的定期刊物,许多学者著书立说,众多学会组织学术讨论会,出版专集,中国博物馆学已走过幼年时代而趋于成熟,学科建设已初具规模,其“基础理论的研究,接触到了相当多的深层问题;应用理论的研究,开拓出了相当多的分支领域,博物馆的发展研究,正在探索中国博物馆的道路;中国博物馆史的研究,正在迅速展开。”经过几代开拓者的辛勤劳作,中国博物馆学这块学术园地已结出丰硕的果实,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到目前为止,出版了许多有关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专著,有关学术论文集已达几十部,数十种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专业论文多达数千篇,它们是中国博物馆学成果最集中的体现,是传播博物馆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博物馆学体系中的宝贵财富。中国博物馆学史将总结以往中国博物馆学的成果,突出介绍曾经或者仍然活跃在博物馆学学坛上的研究群体,归类整理和分析介绍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探求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和发展的规律。开展博物馆学史研究是整理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需要,其研究成果不但有利于研究者探索中国博物馆学史料,了解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还将为中国博物馆学和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

 《中国博物馆》2001年3期

阅读3080
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指定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FKY6UFUDY7
关于开展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构想
PK6UFUDYH
博物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