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高校物理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论文集
图书资源列表
062 将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溶入物理课程教学的点滴中--何晓燕(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物理系)
401
063 结合理论教学的光电效应演示方法探索与实践--余成龙(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402
064 课改背景下高等师范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杨祖念(四川教育学院 物理与电子技术系)
403
065 理想教学过程的思考和尝试--王丽军(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404
066 利用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徐美华(南京工业大学 理学院)
405
067 两种文化的互补和通识教育——关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思考--韩 锋(河池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406
068 论大学物理热学部分与中学物理的有效衔接--于 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理学院)
407
069 民航特色工程教育体系中的物理教育改革与实践--宋庆功(中国民航大学 理学院)
408
070 模块化教学形式下的大学物理教学--陈 俊(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409
071 能均分定理中自由度的一种阐述方法--高英飞(河北理工大学2008级茅以升工科创新实验班)
410
072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罗瑞芝(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411
073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汪丽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基础教学学院)
412
074 浅谈大学物理教育改革--刘 涛(河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413
075 浅议本科院校成人教育的物理教学改革--成丽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14
076 强化“熵”的教学探讨--蓝风华(武警工程学院)
415
077 让学生走出课堂主动获取知识的电磁学课程教学实践--张 宇(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416
078 如何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李 路(三江学院物理教研室)
417
079 如何做好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的过渡-从“质点”到“刚体”谈起--刘 源(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
418
080 三种《原子物理学》教材的比较及思考 —兼谈班级教学层次上的分层指导--徐晓梅(云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
419
081 实施质量工程 不断开展农业院校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易伟松(华中农业大学 理学院)
420
首页
上一页
21/50
下一页
尾页